1、翅片管的傳熱分析及其表面幾何參數的優化程 菲 蘇保玲(山東大學)摘要 對翅片管的強化傳熱過程進行了分析,建立了以單位傳熱量下翅片管的體積*小為目標函數的*優化數學模型,并對翅片管的*佳表面幾何參數(翅片高度、翅片節距、翅片厚度)進行了分析,這些研究對翅片管的應用具有一定指導作用關鍵詞 強化傳熱翅片管優化設計l引言換熱設備廣泛應用于化工、石油、能源、冶金、建筑等各個領域。據統計,在現代化工企業中40%一60q的設備屬于換熱設備。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能源問題的日益突出,制造體積小、耗能低、流動阻力小、高效緊湊的換熱器將具有重要意義。而強化傳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途徑。翅片管作為強化傳熱的有效元件在
2、換熱器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,特別是在兩側換熱系數相差較大(例如一側為液體,一側為氣體),其強化傳熱效果更突出。不同的換熱場合,應使用不同幾何尺寸參數(翅片管高度、翅片節距、翅片厚度)的翅片管。為此,本文在分析翅片管傳熱模型的基礎上,建立了以單位傳熱量于翅片管的體積*小目標函數的*優化分析。2*優化數學模型圖l示出圓翅片管的模型,若不計管壁的導熱熱阻,則翅片管的傳熱阻為圖l圓翅片管模型 (1)式中0為翅壁效率,定義作f為翅片效率,其余面積的符號如圖l所示,則式(1)可寫作 (2)由此可推出 式中 S翅片節距; H超片高度; I翅片管管子半徑; R翅片半徑; t翅片厚度; A1 基管表面積; A2翅
3、膀側面積; A0外表面積有效面積。由此可得 (3) 由單位管長換熱器的體積為在單位溫差下,單位傳熱量所需換熱器體積為 (4)可推出 (5)當奪值*小時VKA0也是*小值,式(5)即為單位溫差傳熱量所需換熱器體積*小時的目標函數。當翅片管材料給定的情況下,式(5)中的獨立變量可表示為=(H,r,S,t,i,0,f) (6)而f=f(r,H,t,0)所以=(H,r,S,t,i,0)內側對流換熱系數i的值與翅片管表面的幾何參數及流動條件無關,一般可作為常數處理。而外側對流換熱系數0的值取決于擴展表面幾何參數和流動條件。McQuiston等根據實驗數據整理而得的值是對圓翅片管的系數a= 0.527,指
4、數m= 0.469。由此可知式(6)中獨立變量數為4個,即=(H,S,r,t)在優化計算中還需對一些變量作限制,如管子半徑r和翅片節距S。若不采取某種約束可能得到負值。翅片節距S越小,單位長度所裝設的翅片越多,翅片側的傳熱面積越大。但是減小翅片節距,流體的流動阻力增加,換熱系數減小。另外,翅片*小節距必須大于相鄰兩翅片表面節流體邊界層厚之和,以避免流動邊界層的相互作用。強制對流時,層流底層厚=2.5mm,自然對流時b=12.5mm,故一般自然對流時翅片節距應大于強制對流時的翅片節距值。此外,在選擇翅距時還應考慮積灰、翅片結構的工藝要求。對于徑向翅片,國外通常采用的翅片是(1-7)片/cm,國產
5、翅片管的翅片節距一般都不小于2.3mm。翅片的高度H和厚度0之間的相互關聯的,在傳遞*大熱量時,翅片高H和厚度0之間應滿足一定關系。對矩形翅片:另外,制造工藝、機械強度以及腐蝕等因素也影響翅片厚度的選擇,例如:鑄造翅片由工藝決定一般不小于3mm,機械軋制或焊接翅片一般可為0.32mm。綜上所述,此類優化問題的表示形式如下:min(H,S,r,t)等量約束:Ai=2r不等量約束:HO r0 rA S0 St t0 tB HC S-tD式中A、B、C、D的值由設計者根據具體條件給定。3外翅片管表面幾何參數優化分析翅片高度H (mm)圖2管子半徑和翅片高度對單位溫差傳熱量體積的影響圖2是翅片高度H作
6、為獨立變量,翅片厚度t,翅片節距S以及管外側換熱系數0為定值,管子半徑r不同時,在單位溫差傳熱量下換熱器體積*小時的*佳翅片半徑。從圖2上可知,r的大小對*佳的翅片高度H和值都有較大的影響,選用的管子半徑較大,相應的翅片高度H增大,必須使單位溫差傳熱量下換熱器體積增大。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盡量選擇小管徑翅片管,其體積*小。翅片高度H (mm)圖3翅片間距和翅片高度對單位溫差換熱量體積的影響圖3示出了管子半徑r、翅片厚度t及不變時,對應于不同的翅片間距S,在值為*小時的*佳翅片半徑,翅片間距S和說來雖為一強函數,但在管子半徑給定的條件下,翅片節距S的變化對*佳翅片半徑并無多大的影響。因此S值的大小可
7、根據工程設計的具體條件來選擇。翅片高度H (mm)圖4翅片厚度和翅片高度對單位傳熱量體積的影響圖4是在給定管子半徑r和翅片間距S的條件下,對應于不同的翅片厚度t,在值為*小時的*佳翅片半徑R。由圖可知,翅片厚度t對*佳翅片半徑和值無多大影響,但選擇較薄的翅片厚度可減輕換熱器的重量。外側對流換熱系數0( W/m2)圖5管外對流換熱系數對體積的影響管外側對流換熱系數的影響如圖5所示。在相同的管子半徑r,翅片間距S和翅片厚度t的條件下,增大0可使值大大減小。0增大到一定程度(大于180w/m2),它對單位換熱量體積的影響開始減小,這是因為,隨著管外對流換熱系數的增加,傳熱熱阻漸漸以管內熱阻為主,強化
8、效果也開始變得不明顯。4 結論(1)提出了翅片管的傳熱模型和以單位傳熱量下翅片管的體積*小為目標函數的*優化分析數學模型。(2)對翅片管的*優幾何尺寸進行了分析,得到*優翅片高度與其他因素的變化關系。圖2和圖3為*優化分析的部分結果。圖4為翅片厚度,節距,管內外換熱系數i,0一定時,不同管徑的*優翅片高度的變化情況,由圖可以看到,隨管徑增加,*優翅片高度在增加。圖5為其經條件為定值時,翅片高度與0的變化關系,隨著0減小,翅片高度增加,也就是說,當內外側對流換熱系數相差越大時,翅片的高度應越大。經驗表明,當傳熱面兩側換熱系數之間相差35倍時,宜采用低翅片管(翅化比s),當傳熱面兩側的相差10倍以上時,采用高翅片管較好。 BEE參考文獻1 際煜,程林傳熱原理與分析M科學出版社